
一、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多变的外部环境,全市上下在中央和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奋力打好15个攻势,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取得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成绩。预计全年,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生产总值增长3%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
(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建立疫情防控顶格推进机制,全面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体系。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持续加强重点公共场所、冷链食品全链条管理,提升医疗救治和核酸检测能力。特别是面对去年10月的突发疫情,5天内完成超千万人次核酸检测,果断及时处置,巩固了疫情防控成果。
(二)对冲政策落实有力,经济基本盘总体稳定。制定出台“六保三促”工作方案、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18条”等系列政策,实施稳岗就业、房租减免等一揽子超常规举措,全年新增减税降费340亿元左右。组织开展“千名干部联系服务万户企业”“千名金融服务专员联系万户企业”等系列活动,为企业解决问题6100余个。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2%左右,全年粮食产量达到300万吨以上。
(三)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发布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系列规划方案,卡奥斯平台荣获“中国工业大奖”。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两个产业集群入围2020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对象。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4300家。迈入2020国家创新城市十强行列。制定建设创业城市的意见,成功举办首届青岛创新节。全市独角兽企业达到10家,过会及上市公司新增17家、总数达到67家。
(四)需求结构更加优化,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实施抓项目促投资“百日攻坚”行动,预计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金融等领域投资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地铁1号线北段和8号线北段开通,胶东国际机场建成。胶州湾第二隧道开工,潍莱高铁建成通车。举办“百日万店消费季”等系列促消费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恢复性增长。成功入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增长3.4倍。
(五)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经略海洋战略深入实施,海洋生产总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升。持续实施美丽乡村“十百千”工程,西海岸新区、莱西市入选省部共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完成6.05亿吨和2201万标箱,分别增长4.9%和4.8%。获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预计货物进出口总额达6200亿元。成功举办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推介大会,发起设立规模1000亿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启动建设莱阳一莱西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
(六)重点改革加速深化,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建设。出台攻势作战方案2.0版。深入开展赴深圳、上海专业体悟实训。成立全市行业协会商会联盟。5家企业上榜“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获批国家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_365beat网址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民中心开门试运行。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建成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开行“齐鲁号”欧亚班列401列、增长15.9%。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106项试点任务完成98项,形成68项制度创新成果,13项入选省“最佳实践案例”。日、韩、德、以、上合等5个“国际客厅”开门迎客,“山东会客厅”正式启用。
(七)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社会治理不断提升。脱贫攻坚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12件36项市办实事全部完成。实施企业稳岗扩岗专项支持计划,新增就业44.75万人。普通高中计划录取率大幅提高到68%,康复大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公共卫生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36万平米、棚户区改造2.93万套。市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改善16.2%。建成口袋公园51处,新造林9.5万亩。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深入开展“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严格落实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责任,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总的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但也要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够稳固;推动高质量发展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新”经济规模尚需壮大;民生保障存在一定短板,营商环境还有提升空间,等等。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
2021年主要目标: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3%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4%左右。
三、2021年工作思路及重点措施
(一)聚焦“六稳”“六保”任务,巩固复苏向好新态势。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同查,严格入境人员管理,做好重点地区来青人员摸排检测,对冷链食品实施全链条封闭管理。加密重点人群核酸检测频次,稳妥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研究提出落实“六稳”“六保”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提振市场信心。
(二)聚焦科技创新引领,激发创业城市新活力。加快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动态清单。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制”。开展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00家。落实“青创十条”,打造创业城市。实施“青岛菁英计划”,力争引才聚才25万人。持续办好青岛创新节等活动。
(三)聚焦“项目落地年”,实现投资质量新提升。谋划推出200个市级重点项目。策划、推进、实施一批事关未来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新建5G基站5000个以上。充分发挥国际招商产业园引领作用,新引进落地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项目10个以上。
(四)聚焦产业生态培育,加速动能转换新突破。编制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工作方案,出台13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意见。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行动,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推动1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实施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行动。制定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打造“青岛购物”品牌。出台数字青岛2021年行动方案。
(五)聚焦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争取设立上合国家进口食品农产品集散中心,办好上合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支持自贸区打造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高标准建设“中日韩消费专区”。加快建设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运营好“国际客厅”,创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城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建立“一带一路”国际检验检测联盟。
(六)聚焦改革攻坚,激发市场新活力。研究制定攻势作战方案3.0版。全面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公共资源供给预公告制度。实施“标准地”供给改革和“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数据交易市场。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打好高效青岛建设攻势,加快推进“智慧审批”。用好“青岛政策通平台”,探索实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七)聚焦重大战略落实,彰显特色新优势。制定发布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莱荣铁路青岛段等规划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高标准农田33万亩,加快“国际种都”建设步伐。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出台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意见和实施方案。加快建设16个国家级海洋牧场。成立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
(八)完善城市功能和治理体系,实现品质新提升。编制《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_365beat网址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构建一体化城市云脑体系。整治提升50条市政道路,打通20条以上未贯通道路。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植树造林1万亩以上,建设绿道50公里、口袋公园20个、立体绿化50处。推进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推进东方氢岛建设。深入推进“平安青岛”建设攻势,实施智慧安防社区全覆盖工程。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九)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共享发展新成果。研究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的措施办法,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建设市老年活动中心和40处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稳步推进人才住房建设和供应。开展老旧小区改造200个以上。开工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50所,深化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完善重大疫情应急响应和应急指挥机制,推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项目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办好青岛马拉松等体育赛事,建设健身场地和设施260处。开展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加快推进市博物馆、市科技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