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_365beat网址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贯彻实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_365beat网址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12月23日
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_365beat网址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贯彻实施物流业发展
中长期规划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42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5-2010年)的通知》(鲁政办字〔2015〕106号),进一步提升全市物流业发展水平,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升物流业整体服务质量和效率为主线,加快构建衔接顺畅的基础设施体系、互联互通的物流信息体系、运转高效的物流组织体系、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体系,助力推动青岛经济转型升级,为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创新发展、高效运营。
——系统谋划、重点推动。以物流业发展内在需求为出发点,统筹物流基础设施、运输服务体系和产业政策规划等,强化顶层设计。突出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组织开展试点示范,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应用。
——用好增量、优化存量。通过改进管理、应用先进技术、优化运输组织等方式,提高现有物流资源的综合使用效能。结合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_365beat网址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物流业发展需求格局与分布,科学推进增量物流资源分配与布局。
——纵向衔接、横向协同。贯彻落实国家、省推进物流业发展相关工作要求,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加强部门间、产业间、区域间协同联动,形成推进物流业发展的合力。
(三)发展目标
围绕构建“面向日韩、辐射东南亚、贯通中亚欧、连接海内外”的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和丝绸之路国际物流枢纽,到2020年,基本建成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服务水平显着提高,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提升。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速7.5%,物流总费用占全市GDP比重为13%左右。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5.5亿吨、4.2亿吨和2000万标箱,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38万吨。
——物流设施网络建设更加完善。完成“千万平米”物流园区工程1400万平米建设任务。基本建成董家口港区物流园等5个园区,辛安物流中心等6个物流中心。投产运营万邦物流项目等50个重点项目。
——物流企业竞争力显着增强。从事国际物流、多式联运、城市配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的现代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培育全国知名供应链管理企业3-5家,营业收入50亿级物流企业5-6家,全市国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80家。
——物流辐射能力明显提高。新建和改造8条陆路运输通道,形成“一纵一横”国家级物流通道、“三纵三横”市级物流通道,开通青岛港至吉大港等15条集装箱直达航线,建设乌鲁木齐等3大核心“内陆港”;开通重庆等4条国内“空中快线”,开发直航美国等6条洲际航线。
二、主要任务
(一)夯实基础,改善物流发展条件
1.推进运输通道建设。加快建设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普通国省道公路为辅的陆路骨干运输通道,重点建设青连铁路、董家口至陇海铁路,扩容青银高速公路,提级贯通309国道,改扩建204国道;加大空中航线开发力度,向东重点加密与日韩航线,向西重点发展同西安、成都、重庆、昆明等大型航空枢纽间“空中快线”,构筑“东南亚、南亚及中亚和西亚地区-我国中西部-青岛-东北亚”空中航运走廊,加快开发直航墨尔本、温哥华、洛杉矶、迪拜、莫斯科、伦敦等洲际航线;加强海上运输通道建设,尽快开通青岛港至吉大港、关丹港、比通港、瓜达尔港、皎漂港、索纳迪亚港、汉班托塔港、科伦坡港、塞得港、西哈努克港等集装箱直达航线,重点打造日韩、东南亚、中东西亚、欧洲地中海、澳新、非洲、美洲航线组群。
2.完善物流服务网络。重点支持国际转运、区域分拨、多式联运等物流载体建设,大力推进海、空、陆三大物流体系建设。依托港口,建设前湾港南港区物流园区、董家口港区物流园区。依托空港,建设胶东空港物流园区。依托铁路枢纽,建设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区、即墨国际陆港物流园区。依托工业、农业、商贸产业基地,建设辛安物流中心、娄山物流中心、龙泉物流中心、新河物流中心、同和物流中心、店埠物流中心。着力完善物流集疏运体系,重点推进新机场高速公路、董家口疏港一路和疏港铁路等建设和改造。
3.强化物流标准化应用。推进信息交换和信息技术标准化,实现港区码头、集卡企业、物流园区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加强物流园区标准化建设,贯彻实施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估指标等标准。推进装载工具标准化,依托青岛港、海尔、青啤、双星等大型企业和专业托盘服务商,推动物流企业使用标准托盘流转和循环共用,构建标准托盘社会公共运营服务体系。开展物流服务标准化试点前期工作,争创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加强港口、公路、铁路装载运输工具的标准对接,完成前湾港自动化码头建设,推动模块化尺寸厢式货车、多挂列车、城市配送车辆应用。实现多式联运货物交接、合同运单、保险理赔、作业流程等方面标准对接。
4.加快培育物流市场主体。进一步强化物流市场引导,壮大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物流区域总部经济,充分发挥龙头物流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培育15家本土骨干物流企业,吸引智傲物流、太古冷链等在青岛设立货物集散中心。引导城市配送、冷链物流、电商快递等领域企业规范经营,促进企业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支持道路货运中介服务企业开展特许经营、连锁经营,创建品牌,提高企业现代化服务水平。鼓励中小微物流企业建立联盟合作伙伴关系,整合物流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增强企业在物流市场的竞争力。
5.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物流管理部门综合治理能力,推动建立行政执法、行业自律、公众监督相结合的物流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维护物流市场秩序。严格执行交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重点解决有法不依、以罚代管、执法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强化执法监督,创新监督手段,推动相关部门共同建立跨区域、跨部门执法联动机制,共享执法信息。加快应用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各自优势,着力推进与工商行政管理、公安、安全监管、商务、税务、金融、口岸等部门相关征信信息以及企业相关信息有效对接和信息共享,建立行业许可、市场信用、市场监测体系及征信信息发布有效途径,完善社会诚信管理制度。
(二)创新发展,培育物流新兴业态
1.加快“互联网+物流”深度融合。以交通运输公共信息服务中心建设为依托,充分共享相关信息。建设新一代国际智慧港,鼓励青岛港加快临港跨境电子商务升级,推动政府、海关、检验检疫、码头、船公司、中介及物流相关企业数据交换共享。加快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建设,开展港航交易服务,对接全国航运交易指数,研究发布区域航运指数。加快云计算、大数据在运输、仓储、配送、多式联运等领域应用,实现物流组织模式和流程创新。支持重点物流园区向互联网化、平台化发展,完善“一卡通”园区服务系统,实现多元业务对接管理。引导仓库从传统结构向“互联网+仓库+机器手”结构升级,推广深度感知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和机器手应用,实现存货、取货、管货全流程智能化。
2.打造“一带一路”物流枢纽。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推动青岛与斯里兰卡、埃及、缅甸、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国家港口及物流园区建设经营合作。推进外国籍干线船舶在青岛口岸发展中转业务和国际过境集装箱运输,拓展国际物流腹地范围,创建自由贸易港区。构建国际铁路枢纽,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9省10关”“9+1检验检疫”一体化平台,强化与郑州、洛阳、西安、银川、兰州、乌鲁木齐“内陆港”合作,实现青岛至中亚班列(青岛号)常态化运营。构筑区域性航空枢纽,发挥青岛机场口岸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效应,做优国际货物中转服务。强化与腹地城市的合作,通过“异地货站”“卡车航班”,提升航空枢纽货运竞争力。引导物流企业与生产制造企业深度合作,为生产制造企业“走出去”做好服务保障。
3.提速发展电商物流。推动电商与物流协同、融合发展,引导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实现系统互联和信息共享。在胶东空港物流园和即墨国际陆港物流园等重点物流集聚区,吸引邮政、顺丰等知名企业入驻。推动物流快递终端设施设备建设试点示范,探索物业公司、便利店、智能柜、邮柜、农村快递服务中心代存取等模式。引导电商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加强与菜鸟骨干网等全国性物流服务平台商合作,融入全国共享仓储网络,优化配送仓储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依托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平台,同步开展直购进出口业务,探索创新“传统物流+电商+互联网”新型模式,打造中国北方最大、功能最全专业电商物流基地。支持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市,用现有连锁超市、客运交通等加速发展农村电商物流。
4.大力发展先进运输组织。加快发展多式联运,以港口、机场、铁路等港站枢纽为载体,以跨区域内陆港为后方支点,构建多式联运骨干网络。加强多式联运信息资源、服务规范、作业流程等方面有效对接,提升转运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借鉴青岛港至郑州内陆港海铁联运通关一体化模式,开通至乌鲁木齐、西安、侯马集装箱“直通式”班列。创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完善胶州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建设,提升进出口货物多式联运效率。加快推进甩挂运输,围绕“集装箱甩挂、网络化甩挂、多式联运甩挂”,争创国家甩挂运输试点工程,推动中韩陆海联运整车运输试点,探索中日陆海联运甩挂货运运输。
5.推进发展绿色物流。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引导企业运用环保、节能设施设备,优化作业流程,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物流绿色低碳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逐步降低碳排放,鼓励船舶LNG动力系统和清洁能源城市配送车辆应用。引导仓储设施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推广绿色循环低碳物流设备。加快港口装卸机械技术升级改造,推动港口集装箱轮胎式起重机和港口集装箱码头“油改电”工程。支持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引导轻型、高效、电能驱动和变频控制港口装卸设备发展。建设公路货运领域节能减排能耗远程在线监测、统计与评价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强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业务能力建设。
(三)重点突破,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1.深化发展城市配送。进一步优化由综合物流园区、大型分拨配送中心、社区末端配送节点组成的三级城市配送体系。健全运力投放机制,推动城市配送车辆通行便利化。优化车辆通行管控,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探索城市配送管理新方式,鼓励发展共同配送、统一配送、夜间配送等配送模式,解决“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配送问题。鼓励企业使用符合城市物流配送车辆选型技术要求专用运输车辆,推动城市配送车辆向标准化、清洁化、专业化发展。支持邮政、快递企业按照快递营业场所技术规范建设标准化营业网点,引导连锁商业机构、社区服务组织参与建设快递末端投递综合服务点。强化物流快递业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物流寄递活动实名登记规定。
2.加速发展冷链物流。将董家口北方冷链物流基地打造成集冷链物流、水产品深加工、水产品交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合性冷链物流集聚区。在胶州、平度、莱西市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建设一批物流冷藏设施;依托大型商贸超市,规划建设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引导商贸流通企业、批发市场拓展检测、包装、加工、分选、配送等业务,推动跨区域反季节蔬菜、特色果品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各类保鲜、冷藏、冷冻、预冷、运输、查验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用5年左右时间,将全市水产品、果蔬类农产品流通损耗率降低到10%左右。
3.规范发展危化品物流。严格管理新建、改建、扩建的港口危险品罐区(储罐)、库(堆)场、危险品码头和输送管线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验收,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终身责任制。推进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以青岛港航系统数据库和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_365beat网址_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构建适应于多平台、多终端的全方位操作、查询、管理系统,实现对港航系统全方位动态监管。实施道路危化品运输车辆动态监管,推动青岛区域内危化品运输车辆实现跨区域、跨部门信息交换和共享。加强危险品生产流通企业与专业危化品运输企业间合作,强化对全市危化品运输、仓储企业源头安全管理,督促企业健全岗位安全规章、落实教育培训制度,引导危化品物流安全发展。
4.探索发展农村物流。建立交通、农业、供销、邮政和商务等多部门共同推进农村物流发展新机制。加强资源整合共享与合作开发,构建“场站共享、服务同网、货源集中、信息互通”的农村物流发展新格局。加强各部门统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衔接,实现资源互补、共同开发,逐步完善以农村物流枢纽站场为基础,以县级市、镇、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强镇邮政网点建设,将村邮站打造成保障农村通邮、解决农村物流末端的重要补充。推动互联网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通过互联网信息交易平台销售农产品。利用“菜篮子与三绿工程”网、阳光食品工程网、“农超对接”公共服务网等平台,指导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企业、商场超市、学校,开展农场对接、农企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
5.促进发展应急物流。构建海、陆、空立体应急救援体系,加强与海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董家口船舶交通管理中心、驻青部队、北海救助飞行大队和民用空中运输部门协作,建立军民结合、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结合的应急物流支援模式。搭建应急物资储运网络,建立健全市级重要商品储备、区(市)应急物资储备、专业应急物资储备三级网络。按照常见突发事件辐射区域,分类别、分区域建立覆盖全市的应急物资储备库。建立交通管制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和公众发布信息,保障应急物资运输渠道畅通。建立应急物流管理投入机制和补偿机制,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社会资源依法征用与补偿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由市交通运输委牵头的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研究解决物流业发展中面临重大问题和事项。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落实全市物流业发展目标任务。各区、市政府要立足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健全目标责任制,切实抓好本行政区域物流业建设各项工作。
(二)加大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园区建设、城市配送、节能减排、甩挂运输、技术改造等政策支持,统筹运用产业引导基金等财税政策,落实土地和价格政策,拓宽融资渠道,重点支持物流枢纽、物流信息化、多式联运、城市配送等建设项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作用。
(三)强化人才培养
制订物流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教育培养体系。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与骨干企业联合建立物流培训和试验基地,多渠道培养复合型物流高端人才。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培养引进熟悉国际物流规则、精通现代物流管理的高层次人才。
(四)完善统计体系
进一步提升物流统计分析水平,完善货类、货量、货值、流向、运价和行业贡献等统计指标。加强企业统计人员培训,定期跟踪样本企业物流经营情况,提高物流企业统计质量。注重对物流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趋势的跟踪研究,加强物流运行的监测、分析和评价。
(五)发挥协会作用
加强物流行业组织建设,强化相关行业协会自律、协调和服务等职能,支持物流行业协会参与规划政策建议、规范市场行为、市场诚信体系、标准技术推广、信息统计分析、资质评定、人才培训、交流合作等工作,充分发挥物流行业组织在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